▲ 旅遊日期:2019/11/11
▲ 季節:楓葉
▲ 地點:比叡山-東塔(延曆寺)
▲Wang Ching: 最近整理關於季節性的日本旅遊景點,像是楓葉季,雪季,櫻花祭的主題景點給旅人做參考。
這次整理「沒有修色過」的照片於頁面。
更詳細的影片紀錄(點字連結) Youtube :Wang Ching 待補 |
▲拍攝當日楓況:紅葉見頃。
▲門票費用:東塔、西塔、橫川共通卷700日圓,國寶殿500日圓,出示KTP有門票優惠。
▲建議停留時間:140分
▲使用票卷:KTP,我使用KTP從京都至比叡山,KTP包含此行程「坂本比叡山口搭纜車」、電車、比叡山巴士費用。
▲比叡山:比叡山橫跨了滋賀和京都兩縣。自古以來被認為是神聖的山,山形優美而又被稱為「都富士」。往東邊能眺望到日本最大的淡水湖ー琵琶湖;往西邊能夠將整個京都盡收眼底。
▲我把比叡山分成三個區域介紹:東塔、西塔、橫川。
本篇為東塔(延曆寺)區域導覽。
▲比叡山行程安排,大方向了解先看這篇:『行程安排篇』比叡山賞楓先看!散步路線【Wang Ching】
▲東塔(延曆寺)
東塔(延曆寺)逛幾個重要的景點:延曆寺>文殊樓>大講堂>東塔,阿彌陀堂。
只是大重點介紹,沒有框到的不代表重要。
▲我從坂本比叡山口搭纜車上來,比叡山山突然打雷下雨,我發現TENKI有些失準,YAHOO氣象反而比較準。
於纜車口有借無料的雨傘,步行前往延曆寺,約走11分。
▲延曆寺
於地圖下面的入口進入延曆寺,門票東塔、西塔、橫川共通卷700日圓,國寶殿500日圓。
三塔共通票所以要收好,待會去西塔和橫川還要出示,國寶殿我沒有買,這趟旅程看太多寶物了。
▲山邊在冒著煙霧。
▲万拝堂
我在入口的万拝堂躲個雨,裡面有一尊金色千手觀音。
▲延曆寺門票入口有標註,往坂本纜車的步行標示牌,我就是從那走來的。
▲這裡我改放藍天照片,這是我要離開東塔區域前天氣變好重拍的,於是混著放。
這是延曆寺門票入口進來的地方。
▲根本中堂入口處有一些漂亮的紅葉。
▲走下去就是根本中堂,目前正在整修中,但仍可參訪。
▲我從延曆寺的根本中堂先逛起,走下階梯發現,以前常看別人發的比叡山紅葉圖,是往文殊樓階梯的紅葉。
▲拍這裡有個小技巧,站在後面的根本中堂的階梯上,會有比較高的角度,太低角度紅葉會擋住上面的文殊樓。
▲根本中堂
拍完後轉身進入根本中堂,目前正在整修中,但是仍可以參拜,裡面不能拍照。
本堂前的布廉拉的很低,不能值視看到佛像,空氣中迷漫線香的味道,燈光有些昏暗,點著一盞一盞的燈,往內看是低一層的岩石地板,一旁有著一根一根的木柱,感覺非常古老,很像李連杰演的倚天屠龍記的場景。
本堂內有一盞不滅的法燈,號稱1200年沒有熄滅過,大伙讚嘆著,站在本堂前四處環望。
查了資料,織田信長曾火燒延曆寺,那時根本中堂的不滅法燈熄滅了,幸好遠在山形縣立石寺保有不滅法燈的分燈,重建後將不滅法燈迎回比叡山供奉。
織田信長那時屠殺了許多僧人,沒想到最後卻是葬在弘法大師庇護的高野山。
▲離開根本中堂,我走上文殊樓的階梯。
▲文殊樓
上來後雨停了,四處看看有沒有紅葉,但上面紅葉不多。
原本以為文殊樓只是個門,發現文殊樓裡面是可以進入的。
▲脫了鞋進去,一進去即是非常陡的階梯。
二樓是不能拍照的,有很古老的空間感,二樓供俸著文學菩薩。
▲星峯稲荷社
繞到後面的星峯稲荷社,看到一些老外在拍神使狐狸,周邊沒有什麼於是離開。
▲走另一邊邊的階梯下去,看見大書院庭院。
▲大書院
我站在庭院前,地上的沙子是像石庭一樣被畫出形狀,應該是不能走入的,於是看了看離開。
▲前往大講堂路上,發現山間的煙霧冒得更狠了。
▲鐘樓
在這不時會聽見鐘聲,原來鐘樓在這,看英文翻譯Bell of luck,大概就是撞出好運的意思。
▲大講堂
裡面有許多高僧像,供奉大日如來。
▲幫我寫御朱印的是一個年輕的和尚。
▲我看到藍天出現了,於是走到入口万拝堂前拍拍紅葉,就是上面重拍的藍天照。
▲補拍完後,回大講堂繼續往上,往後面的東塔和阿弥陀堂走。
▲東塔
繼續往上會走到東塔,我記得裡面是金色的佛像。
▲這裡是有點高度的,看得到琵琶湖。
▲阿弥陀堂
曾被織田信長燒毀,400年後於1987年重建,為恭奉神佛和死者做佛事建立阿彌陀堂,每天作回向佛寺。
沒有開門,但是有誦經的聲音。
▲東塔(延曆寺)的這個區域導覽結束,接下來可以選擇「搭巴士到橫川」或「步行至西塔」或「搭巴士到西塔」。
我的行程是搭巴士到橫川,但我會推薦先逛西塔,會寫在比叡山行程安排篇做詳解。
▲前往東塔巴士站時,陽光灑在樹林間。
▲如果離開時想搭比叡山巴士前往京都,也是在東塔這裡搭車,KTP有包含此巴士費用,也是我的回程方式。
▲此處紅葉在根本中堂附近比較多,離開東塔後我搭上巴士前往橫川。